close

走進加護病房》這本書陪我熬過兩次加護病的門外守候(去年我父親及今年我大哥),尤其是這次感觸特別深,因為我哥年輕、且出現了連續九天昏迷指數四的救與不救之間的天人拉鋸戰,我對第五章的「敵人是死亡,還是苦難?」心有戚焉。

雖然這是一本翻譯書,各國環境不同,但透過本書,我也大致的瞭解了台灣加護病房內的行政制度。下面是本書中文版的推薦文,寫得相當誠實、也是我當時的心情:「怎樣才算是活著?」,今天這本書要被我放生了,特別從網路上轉載這篇。

另外我推薦一位加護病房護士的blog白色天空,在加護病房內,我覺得神意當然是排第一,那麼護士小姐就是排第二了,醫生只能排到第三。 關於加護病房內的事也參考這篇Tsubasa醫師的要阿魯巴還是死?


在兩難之間,思考「活著」的真諦!
◎柯文哲(台大醫院外科加護病房主任)

醫院對一般民眾而言,已是個陌生的地方,而外科加護病房則是陌生之中最陌生的,如同月球的背面 (註:因為星球軌道運轉的關係,月球永遠以相同的一面對著地球,因此月球的背面,從地球上是無法觀察到的)。隨著電動門的關閉,家屬被隔絕在加護病房之外,裡面到底進行著什麼活動?一直是大家感到好奇的。

可以看見的,只有一個一個身上插滿各種管子的病人,藥物、點滴不停地輸注,病房內燈火通明,幾乎沒有日夜之分,而專業的醫生、護士、藥師、呼吸治療師…則穿梭其中。但是在這裡更有看不見的各種猶豫、衝突、掙扎,病人的生死在一線之間,人世間的悲歡離合不斷上演著。

到底醫生最大的敵人是病人的死亡,還是病人的痛苦?治療本身,不管是藥物、手術、引流、穿刺、電擊、透析、人工呼吸…,都可能伴隨著某些傷害和併發症。如果病人能夠挽救成功,也許對於一些治療所引起的痛苦,還能忍受,但更多的情形是病人受盡折磨,依然在千瘡百孔的痛苦中嚥氣。雖然醫護團隊可以利用各種疾病嚴重度量表,來預測病人存活的機會,並作為治療與否的參考依據。但是這些統計唯有對「一群」病人才有意義。對「單一」病人而言,統計並不具任何意義,因為對「他」而言,如果治療成功了,機率就是100%,萬一失敗,就是0%。對個人而言,並沒有所謂的「60%存活」這種情況。

加護病房醫師面對一個病人時,要不要積極挽救?要救到什麼程度為止?這個問題總是不斷地浮現,也不易找到答案。

我是相信奇蹟存在的醫師,問題是奇蹟之所以為奇蹟,正是因為它很少出現,少到被稱為奇蹟。的確有一些病況極為嚴重的病人神奇地恢復了,但在同時,卻也有一大堆的病人在死前受盡折磨,另外有一小部份的人存活了下來,但是成了植物人,繼續拖累其他家人。

積極治療也許真的救了一個病人,但是也可能製造出更多的植物人。病房中一個成功的案例,會鼓舞醫護人員的心情及士氣,但那些不幸的植物人,卻要家屬無奈地承受。

加護病房中,不僅醫師和病人、家屬之間有各種矛盾,醫師之間也有各種衝突,手術醫師往往要求讓病人在加護病房中住久一點,等他恢復得再好一點才轉至普通病房。對於一些存活希望渺茫的病人,則堅持再給予更多、更侵犯、更痛苦的治療,只為了「萬一」的存活機會。相較之下,負責加護病房的醫師會早一點轉出看起來狀況還好的病人,以便空出床位接納其他重症病人,或者面對存活機會渺茫的病人,較早放棄侵犯性的治療而改採安寧療護。

其實兩種醫師只是立場和觀點不同,而有不同的行為,在醫療資源有限、加護病房床位不足的狀態下,輕症的病人在加護病房中停留更多的時間,就是剝奪其他重症病人存活的機會。但手術醫師只須對被他手術的病人負責,其他病人的生死並不是他的「責任」。同樣的,如果手術醫師把病人死亡當作其職業最大的失敗,而不看重病人的痛苦,當然會要求最多的治療,只要病人未斷氣,絕不停手。

價值觀的不同,造成醫療行為的不同,也造成醫師之間互相不以為然,互相批評,甚至互相攻擊了。

以前我看到一些醫師「瘋狂」地治療病人,總以為他們不是在治療病人,而是在治療家屬,現在才知道其實他們也在治療自己無法克服的價值觀──絕不可讓病人在我手中死去。

加護病房內的生與死,無時不在上演,引起的衝突矛盾也沒有停過。當我們思考「死亡是什麼?」時,其實更應該問自己:「怎樣才算是活著?」當醫師與醫師之間,醫師與護士之間,對這些生死問題沒有共識時,加護病房內的生死引起的衝突與矛盾是不會解決的。

面對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。讀完本書,你並不會得到任何有關生死的答案。但你一定會開始思考:「怎樣才算是活著?」 當你開始面對這個問題時,對於治療與否、治療到什麼程度為止?或許會有你自己的答案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obody2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